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走出人工成本飞涨困境的应对之道

         坚持主业,优化施组设计,走科学化、精细化之路。

         好的施组设计不但可以缩短工期,保证安全质量等,而且对于控制包括人工成本在内的工程成本存在着巨大作用。项目经理部不应把施组设计作为应付甲方和监理公司的检查需要,而应该作为整个工程的指导性文件和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辅助性文件。
        合理安排流水施工和优化工序衔接。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劳动力投入和缩短工期,从而有效控制人工消耗。充分利用施工作业面,尽量采用流水作业,保持施工和物资消耗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参与优化设计,调整施工方案和工艺。保持与业主和设计方的良性互动交流,尽量做到使结构和工艺简化,多方比较,选用合理优秀的施工方案和工艺,都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推广“四新”技术,强化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对施工过程中降本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化施工平面布置。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不仅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降低成本,更能使安全生产、消防和环保及职工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一个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应该是道路畅通、场容美观整洁、各种物料、模板机具等排放有序,减少二次倒运,机械设备布置合理,各工艺施工有条不紊。
        先算后干,算干结合,开展二次经营。工程施工前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承包合同、投标报价书等,对合同中不利条款、投标报价书中低于目前市场价的子目、投标书中的漏项等认真分析,制定预控措施,争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变更、优化、替换等,当然所有这些都以开源节流为目的。
        逐步建立良好的评估体系。一个行业各生产要素的价格波动,是一个企业风险防控的正常管理范畴。在招投标书中对成本的评估和对风险的防控,应成为企业重要的专业能力。人工成本测算准确,风险因素考量完整,并进而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估体系。
        多业经营,变施工为投资,积极参与EPC、BT、BOT项目建设。
         建国以来,中国建筑业从来未脱离过低利润率、低效益行列。目前许多企业利润率维持在0.5%--1%之间。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形成部门、条块分割,导致原本一体化的生产方式被人为分割开来,在工程领域的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采购、营销等各个结点上各自经营,不仅使各个节点效益低下,而且影响了工程建设,加大了成本,束缚了企业发展。施工企业要想扩大利润来源,就要延长施工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变施工总承包为工程总承包,这是当前建企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要树立“大市场、大业主”战略思想,努力做到从施工承包商转变为工程承包商,从工程承包商转变为工程服务商,进而成为工程投资承包商。这也恰恰是BT、BOT、甚至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的发展思路。
        在坚持水利施工一业做大的同时,积极参与钢结构、市政、房地产等领域建设,并积极培育新兴高端业务,稳固企业发展根基,并进而做大做强。
        依托劳务公司,搞好劳务基地建设。
        自从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之后,建筑企业虽然暂时摆脱了沉重的固定成本,但随着社会法律、法规及相关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企业用工成本不减反增。许多建筑企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劳务公司,但大多不太规范或者后续管理培训跟不上,使劳务公司的存在成为一种形式上的需要。
        转变用工观念,改善劳务队伍管理。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企业应把劳务队伍当做重要资源进行储备,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尊重劳务工人,适当加大福利待遇,实施亲情管理必不可少,积极拓展劳务工人来源,并建立长期稳定关系,必将有助于缓解用工困难。
        加强技工培训,鼓励内部单位承包,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技工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多培养复合性技工人才,减少冗员现象。鼓励劳工队伍将工程单位主体划分为若干成本费用中心,并进行单项内部承包,增强干劲,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多措并举,增强劳务人员归属感。项目经理部在解决好工作场所各项安全措施的同时,要推广人性化管理,努力创造更好的施工环境,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满足其精神层面需求,从而增加劳工的企业归属感。建立使用评价体系,选好留住优秀劳务队伍,在企业做大做强的情况下,劳务基地建设如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可以选择有良好合作经历,有长期合作意向,愿意加入劳务基地建设的法人劳务公司,并采用信用评价体系,既克服用工困难,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用工风险,减少繁杂的劳动纠纷。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
    国内大型工程抢工期,经常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这是长期以来低价人工、廉价劳动取之不竭造成的。随着廉价劳动力市场的终结,粗放管理、粗放生产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改变生产方式减少用工是一种必然途径。
    提升机械化水平。提升机械化水平以提升工效,是比较直接和容易见效的。近几年我国建筑业的建筑效率仍在增长,这说明机械装备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努力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尤其是针对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高、作业规模大等情况更应实行机械化。
    加强工厂化进而实行产业化。将建筑生产传统的现场作业移至工厂完成,可以缩短建造时间,提高建筑质量,减少用工,尤其是对于结构形式单一的工作内容,工厂化施工会效益顿显。这一点在工民建施工中已经显现,其他行业也可择机选用。而且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工厂化进而产业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工厂化的成本优势会进一步显现。
    如果任由人工费暴涨,十二五末期达到甚至超过工程造价的40%不是不可能,在此严峻形势下,建筑企业如果不想法设法实现突围,恐怕生存机会会越来越少了。